返回

滴滴打人后续处理结果

KMA-TK

2024-08-29 04:08:05

投诉

深夜时分,滴滴平台再次成为舆论焦点,一起所谓的“滴滴打人”事件持续发酵,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网约车安全问题的关注与讨论。正值初秋,人们在享受凉爽天气的同时,也对出行安全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。

自称滴滴投资人张桓在2018年4月28日晚间通过滴滴平台打车时与司机发生冲突并被打伤。张桓在4月30日的微博中表示,涉事司机已被警方找到并接受问询,而他本人并没有要求滴滴垫付医疗费,同时强调自己虽然喝了酒但并未醉酒,并且对滴滴司机非北京户口的问题提出质疑。后续,张桓与涉事司机达成和解,司机书面道歉且不再追究法律责任及经济赔偿,张桓认为滴滴应采取更多措施保障乘客安全,包括成立专项安全基金、建立女性顾客保障计划等。

另外,滴滴公司因违反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多项法律法规,存在违法收集用户信息等行为,于2022年7月21日被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处以80.26亿元人民币罚款,同时公司高层程维和柳青各被罚款100万元人民币。滴滴公司的违法事实主要包括违法收集用户信息、过度收集乘客及司机个人信息等8个方面,共计16项违法事实,且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。

无论技术如何进步,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考量,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保障措施出台,让每一次出行都平安顺畅。

延伸知识

滴滴出行,作为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之一,近年来因其便捷的服务而广受欢迎,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,包括但不限于司机素质参差不齐、乘客安全等问题。为了应对这些挑战,滴滴出行不断升级其安全管理机制,引入了多项措施如人脸识别认证、紧急求助功能以及全程录音等功能,旨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确保乘车安全。

展开全文
青网传媒>法治圈> 正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