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岁老人捡垃圾30年

2024-10-11 15:40:21
在我们生活的城市角落,有这样一位老人,他的故事温暖而感人。91岁的高龄,本应是安享晚年的时光,他却选择了另一种方式,默默无闻地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王坤森,一位91岁的退休教师,自2012年起,每天晚上九点出门,凌晨四点回家,坚持捡垃圾近九年。他曾是浙江大学的国防教育老师,退休后选择用这种方式资助贫困学生。到目前为止,他捡过的废品重量超过150吨,所得收入全部用于资助学生。
王坤森出生于1931年,童年时家境贫寒,他与父亲相依为命,靠捡烟蒂和做小生意维持生计。19岁时,他加入军队,退伍后转业到浙江医科大学(现浙江大学医学院)任教。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,因此退休后开始资助贫困学生。
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人,包括邻居和年轻人,他们有的捐款,有的整理废品交给他。王坤森还在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了“王坤森助学金”,至今已积累超过70万元,计划每年资助7至9个浙大学生。2023年2月,他签署了遗体捐献意向书,将自己的全部献给浙江大学医学院。
王坤森的妻子王秀云曾是他最大的反对者,但也在背后默默支持他。不幸的是,王秀云于2023年5月29日因脑梗去世。尽管如此,王坤森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,继续捡垃圾资助学生,他说:“帮助贫困学生是我一生的信念,我现在还没死就要一直做下去。”
这位老人用三十年的坚持,诠释了责任与奉献的真谛。他的行动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环境,更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。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,他提醒我们,最宝贵的财富往往不是物质,而是那份对社会的关爱与付出。
延伸知识
这位老人的故事,是关于坚持与奉献的生动教材。他三十年如一日的捡拾垃圾,不仅改善了社区的环境,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。他的行为与当前社会倡导的环保理念不谋而合,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,哪怕是最微小的行动。
展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