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宋真宗五鬼的由来与渊源介绍

综合网络 佚名

2024-06-09 12:59:01

投诉

任,于是宋真宗经常会咨询他一些朝廷大事,而他就借着这些机会诋毁和诬陷朝中其他大臣;

第二,陈彭年,官至参知政事,此人在“天书事件”中,是陪在宋真宗身边之人,一起在伪造这个虚假事情。

第三,刘承规,这是一个宦官,宋真宗时期的著名太监,官至昭宣使、长州防御使,此人身为太监,但是文学和政治能力都不错,又历经三朝,所以宋真宗也是信任他,对他的“胡言乱语”也是极为信任。

总之,这三位都是有才能之人,但是为了实现自己平步青云的梦想,甘愿做奉承谄媚之人,在宋真宗时期一心想着如何讨好宋真宗,然后宋真宗对他们进行高官厚禄的赏赐,例如“泰山封禅”他们三人也是打辅助的存在。

“五鬼”的正向行为

1,王钦若

第一,王钦若与杨亿等人主修《册府元龟》,历时8年,整本典籍有940 余万字,这本书主要是从三皇五帝开始至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记录,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与考证有着很重要的作用,传至中国近代时期,被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所重视并倡导大家阅读此书。

第二,重视人才,在他身居高位之后,虽然为人有些阴险狡诈,但是对于人才也是极为重视,有一次他碰到一个同窗,当时那位同窗年事已高,但是她发现对方还没有发迹,于是力荐同窗去京城为官;

并且他在任期间,为北宋朝廷选拔了不少才能之人从政,因为他自己本就是一位有才能之人。

第三,在宋仁宗初期,他进献《迁叙图》,并提出百官升迁的制度,得到刘太后和宋仁宗的赏识,从而命他撰修《真宗实录》。

2,丁谓

第一,丁谓在安抚边疆少数民族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。公元990年-994年间,丁谓不动兵戈,切实解决当地缺少食盐、长途押送皇粮、马匹贸易等诸多现实困境,缓解了宋朝官府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矛盾,得以稳定局势且安抚了边疆地区。

第二,公元1018年,丁谓在担任升州知州时,发现当地的弊病,立刻向中央朝廷建议减免赋税,同时安排大量人员为当时治理水利工程,并要求大家退田还湖,蓄水种菱、植莲、养鱼,从而让当地即使遇到大旱也能有灌溉田地之水,并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,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。

第三,丁谓是北宋著名的经济专家,看着当时北宋的赋税情况是每年征收不一,并随意对百姓增倍收取,导致百姓苦不堪言。

因而丁谓在担任三司使后,专门制定相应政策,并上奏皇帝以咸平六年的全国总户口和赋税收入作为标准,然后每年都按照这个数据进行赋税征收,并且要求必须要做好朝廷备案,同时他还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经济措施,这些在历史资料中都有记载。

总而言之,宋真宗时期的“五鬼”从才能上来说,都是可以为国家发展提供高效服务的能臣,但是因为权利而做了很多危害国家的事情。

要知道仅“泰山封禅”一事,就折腾了15年之久,让宋朝的国力进入空虚的状态,社会矛盾加剧,一连串内部问题接踵而至,从而使宋真宗成为宋朝皇帝中历史风评极差的存在,而推波助澜的五位大臣则被定位为“五鬼”。

猜你想知道

宋真宗是中国历史上北宋的第三位皇帝,他在位期间,推行了一系列政治、经济和文化改革,促进了国家的繁荣。宋真宗的统治时期,也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从盛唐到宋代的过渡,他本人也是一位重视文化教育的君主,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。然而,关于宋真宗的"五鬼"之说,实际上是后世对当时一些政治事件的非正式称谓,并非正史所记载,其具体内容和真实性仍有待考证。

展开全文
青网传媒>文化圈> 正文